8种鼻炎的特点
在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症里,鼻炎绝对算得上“常客”。不少患者一遇到鼻塞、流鼻涕,就习惯自己用呋喃滴鼻液滴鼻子,或者吃点鼻炎片应付。可他们不知道,要是长期用血管收缩剂类药物,很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,反而让问题更棘手,真是得不偿失。
鼻子是我们呼吸的“要道”,感冒时鼻塞的滋味不好受,连睡觉都得张着嘴喘气。你有没有被鼻炎缠上过?要是有,不妨来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——鼻炎细分下来有8种,像急性鼻炎、慢性单纯性鼻炎、干燥性鼻炎、萎缩性鼻炎等,每种都有自己的“招牌特点”。
急性鼻炎:说白了就是“伤风”或“感冒”,由急性感染引起,可能还会伴有浑身不舒服的症状。这种鼻炎在秋冬交替或冬春换季时最常见,一般7到14天会慢慢好转,抵抗力强的人甚至不用药也能自愈。但要注意,很多急性传染病刚发作时,症状和急性鼻炎很像,只是少了传染病本身的特征,看病时得仔细区分。
慢性单纯性鼻炎:大多是急性鼻炎没好利索发展来的,属于常见的多发病。细菌二次感染、治疗不彻底、反复犯病,都可能让它找上门。临床上,得把它和慢性肥厚性鼻炎、慢性鼻塞炎区分开,避免弄错。
慢性肥厚性鼻炎:它是慢性单纯性鼻炎的“升级版”。长期的炎症刺激和充血,会让鼻粘膜和鼻甲慢慢增生,导致粘膜变厚、弹性下降,鼻子通气能力变差,进而影响鼻子的正常功能。
干燥性鼻炎:和气候、职业关系很大。长期受外界刺激,鼻粘膜的粘液腺会萎缩,分泌的粘液减少,粘膜就会变得干燥,严重时还会出现浅表的糜烂。
萎缩性鼻炎:主要是鼻粘膜、骨膜和鼻甲骨出现萎缩。虽然鼻腔看起来变宽了,但鼻粘膜失去了正常功能,再加上鼻腔干燥,患者还是会觉得喘不上气。一旦有细菌感染,细菌的毒素和排泄物会散发出特别难闻的恶臭,那味道让人闻过一次就忘不了。
干酪性鼻炎:这是种少见的鼻病,特点是鼻腔里堆着像干酪一样的东西,味道恶臭。时间长了,这些东西会腐蚀软组织和骨头,导致鼻子内外变形。在这些干酪样物质里,能找到脱落的上皮、坏死组织、脓细胞、胆固醇结晶和霉菌类微生物,至于为啥会得这病,目前还没明确的说法。
变应性鼻炎:也就是过敏性鼻炎,是鼻粘膜对空气中的某些成分过于敏感引起的。症状和感冒很像,但可能一天发作好几次,不发作时又和正常人一样。有些患者的发作还和季节密切相关。
药物性鼻炎:这是鼻腔长期用药不当造成的,也算是一种慢性鼻炎。比如用了浓度太高的鼻粘膜血管收缩滴鼻剂、非等渗药液,或者用药过量、用的时间太长,都会损伤鼻粘膜的纤毛结构,影响它的正常功能,最终引发这种鼻炎。
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豆糯鼻炎网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豆糯鼻炎网(www.dounuo.com)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